在企业采购领域,内部推荐和指定品牌供应商的情况十分常见。为保障采购流程的透明度、合规性以及高效性,采购团队需要掌握有效的管理策略,以下是详细分析。
一、内部推荐供应商管理
明确推荐政策
应对紧缺或降本品类 :当面临供应紧张或成本削减压力大的采购品类时,企业应公开采购需求信息,同时设立奖金机制,激励内部员工推荐优质供应商,拓展供应资源渠道。
优化常规品类采购 :对于绩效良好且供应商资源充裕的品类,企业应提高供应商准入门槛,不设置推荐奖金,从源头把控供应商质量。
强化推荐人责任
关联关系声明 :推荐人需如实填写关联关系声明表,披露与被推荐供应商的雇佣、股权、亲属等关系。
违规处罚措施 :若发现推荐人隐瞒关联关系,企业应依据内部规章制度,对其进行经济处罚、行政处分等。
落实采购部门责任
准入责任担当 :采购部门作为供应商管理的核心主体,需负责供应商准入环节,不能将风险与质量把控义务转嫁给推荐人。
严格评估审核 :采购人员要运用科学的评估工具与方法,对推荐供应商进行全面审查,确保其符合企业标准。
二、内部指定品牌或供应商处理方法
问题本质
内部指定品牌或供应商易导致采购部门丧失议价主动权,采购成本难以控制,采购团队易背锅。
特批流程
规范申请程序 :指定部门在发起采购申请时,必须同步启动特批流程,填写特批申请表,清晰阐述指定供应商的理由。
高层严格审批 :特批申请需逐级上报至企业高层领导,经其审批同意后,采购团队方可执行采购任务。
关联关系声明
声明与审查机制 :推荐人及品类经理需在采购流程初始阶段,主动声明与供应商不存在关联关系,企业应建立审查机制核实声明真实性。
回避与惩处原则 :若发现品类经理与供应商存在关联关系,应要求其回避该采购项目,一经查实隐瞒行为,依法依规惩处。
三、核心管理原则
合理划分风险与责任
采购部门负责供应商准入,推荐人仅承担推荐行为合规性责任,不负担供应商后续风险与质量责任。
坚守透明与合规底线
推荐人和品类经理如实申报关联关系,企业构建信息公开平台,公示关键信息,接受监督,确保采购流程透明、公正、合法。
实施激励与约束平衡
精准激励策略 :针对急需或有降本潜力的品类,实施奖金激励,鼓励员工挖掘优质供应商资源。
适度约束手段 :对于非紧急且供应充裕的品类,提高供应商准入门槛,限制不必要的内部推荐行为。
四、总结
内部推荐与指定品牌供应商现象在采购管理中难以避免,但通过精心制定管理政策和严密流程管控,可化解风险,提升采购效率。采购团队要强化责任意识,紧密协作,保障采购流程透明合规,调动企业内部资源积极性,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。